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融媒体阵地 >> 科普少年
千只蝴蝶飞进市博物馆——金华市环城小学“以蝶为媒”跨学科整合课程出成效
发布日期: 2019- 01- 31 浏览次数: 字号:[ ]

  饲养、观察、写笔记、做标本,研究小课题……金华市环城小学的师生在蝴蝶这一细分领域,玩得专注,玩得认真,玩出了名堂。1月27日,金华市环城小学在市博物馆举办迎春《印象蝴蝶》展,给金华市民带来惊艳的视觉大餐。

  蝴蝶以其美丽的花纹,对称的图案,眩目的色彩而惊艳于世。“蛱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古诗词当中有不少描绘关于蝴蝶在墙边嬉戏的场景。

  开幕仪式后,蝴蝶专家楼信权老师上了一堂主题为“蝴蝶趣谈”的文博课,环城小学的四位“小院士”分享了研究蝴蝶的经验,来自杭州的胡建老师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主题为“机智而美丽的蝴蝶”科普课,并带领大家共同体验蝴蝶针插标本的制作过程。

  目前,世界上已知的蝴蝶品种达一万四千多种,但是真正能近距离观察蝴蝶的机会却不多。省特级教师、环城小学校长王伟文说,本次《印象蝴蝶》展旨在让广大市民尤其是青少年能够了解蝴蝶知识、鉴赏蝴蝶文化,拉近与大自然的距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领略蝴蝶的独特魅力。

  据悉,环城小学自2016年起实施蝴蝶主题式学习活动,三年里学校修建蝴蝶园和标本工作室,开展养蝴蝶、观蝴蝶、研究蝴蝶活动,以蝶为媒开展跨学科整合的学习,围绕蝴蝶主题设计安排以科学探究作为主线,语文学科、美术学科、音乐学科、数学学科等跨学科的主题整合学习。

  该校蝴蝶课程也受到多家媒体的关注,学校也先后被授予全国少年科学院科普示范基地、浙江省电子制作先进单位、金华市科普教育基地、金华市首批STEM项目示范学校等。2018年,吴锦轩、王晟尧、章牟然的小课题获全国一、二等奖;王伟文和钱建峰、黄贝等人的科研课题获省级奖。

  在第14届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课题研究成果展示交流活动中,该校五(1)班吴锦轩的《达摩凤蝶变形记》荣获全国一等奖,被授予“小院士”称号;五(5)班王晟尧和章牟然合作的《蝴蝶生长发育观察及菜粉蝶对产卵植物选择的研究》荣获全国二等奖,被授予“预备小院士”称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