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融媒体阵地 >> 科普少年
一只药瓶背后的生态链——遇到它, 挺拔的松树将会渐渐枯死……
发布日期: 2019- 03- 28 浏览次数: 字号:[ ]

  “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受屈不改心,然后知君子”。松树坚强、挺拔、常绿,又可以抗打击、抗挫折,但是,你知道吗,松树也有“敌人”,而且一旦遭遇入侵,就如同得了绝症。记者近日因为一个林间药瓶关注到松树,采访了婺城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站站长方建设,他为小朋友们讲述了一个跟松树有关的生态链……

 

  松树为什么要扎上小药瓶?

  阳春三月,正是踏青好时节。前些日子,市区李先生一家来到了婺城区琅琊镇琅峰山景区。在走往景区的路上,孩子们就被一排高大的松树吸引了,他们发现几乎每棵松树上都扎有两个小药瓶,而且大多是一边一个,就像是两只小耳朵。草地里有不少松果,孩子们把松果捡起来,模仿药瓶给松树“打针”,可爱的举动引得大人欢笑不已。

  随后,在爬山的过程中,他们发现不论是路边、水边,还是山上的松树上,总能看到之前看到的小药瓶。李先生出于好奇,蹲下来研究,看看药瓶到底是干什么用的。孩子们见爸爸好奇地盯着药瓶,也想伸手去抓药瓶,被爸爸制止了。

  李先生后来跟孩子同学爸爸交流周末去哪了后,提起这个药瓶,巧的是,对方说他们在浙师大玩的时候,也看到了类似的药瓶。

 

  可能不是风景,而是松树病了

  记者就李先生及其孩子的好奇,采访了婺城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站站长方建设。他告诉记者,这个小药瓶里面装的主要成分是杀虫剂,药品名称全称: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简称之为:甲维盐。

  挺拔的松树,其实有一个“洋敌人”—— 松材线虫。松树一旦感染了这种虫子,就如得了绝症,松树针叶会陆续变为黄褐色乃至红褐色,萎蔫,最后整株枯死。

  “山里树木颜色红红绿绿的,你们眼里看到的是风景,但我们看到的是‘灾难’。”方站长说,市民去乡下去风景区,看到墨绿的树林里偶尔显现出的一抹淡红,会以为是风景,但有着职业习惯的他们,知道这不是风景的点缀,而是感染“洋瘟疫”松材线虫病的松树枯死的征兆。

 

  别碰!它是松树的“救命药”

  方站长说,松材线虫病传播力极强,一棵松树一旦感染松材线虫病,往往三四个月便会枯死。一个山头如果有松树感染了此病而不去防治,一般三四年时间松树会全部死光,但得到防控的话,松树林消失的时间可以延长10多年。林业有害生物对森林的危害,被称为“不冒烟的森林火灾”,松材线虫病对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会构成严重威胁。

  “不仅这两个地方有,双龙景区也有!”方站长说,风景区的松树,乡村里的古老松树,如果因感染松材线虫病致死就太可惜了。所以,前不久他们刚刚在有松树的景区给松树打上“预防针”,专业施工队在松树上打洞,再把盛有甲维盐的药瓶扎进树洞里,药剂会随着松树体内的水分运输到全株,起到杀虫防治作用。一般药剂两天就会全部进入松树体内,随后,药瓶会得到专业回收。

  据介绍,一般而言,松树每隔两年打一次“预防针”,打一次保两年,但风景区的松树要重点保护,一般会一年打一次。方站长说,这些药剂有一定的成本,且是松树“防癌”的“救命药”,日后,市民如果看到这样的药瓶可不要轻易拔掉。而从安全角度而言,杀虫剂本身有一定的毒性,也不宜触摸。

 

  药瓶背后有个生态链

  方站长说,松树的生长背后其实有一个完整的生态链。

  松材线虫从国外传入,自然生态环境中少有天敌,松树一旦感染松材线虫病,没有灵丹妙药必死无疑。但松树不是被松材线虫“吃掉”的,而是被松材线虫“堵死”的。 松材线虫在树体内大量繁殖的同时并不断移动,逐渐遍及全株,导致树体内输送水分的管道全部被堵塞,造成植株失水。外部症状先是针叶陆续变为黄褐色乃至红褐色,萎蔫,最后整株枯死。病死木的木质部往往由于有蓝变菌的存在而呈现蓝灰色。

  松树与松树之间并不会传染,因为,松材线虫是通过松褐天牛补充营养的伤口进入树体,寄生在树脂道中。而松树刚死或长势弱的时候,恰恰是松褐天牛产卵的场所,且松材线虫繁殖速度非常快,一般在25℃的环境下,会成倍繁殖,几乎4天一代。当四五月份松褐天牛变成虫飞出松树,去其他高大的松树枝上觅食嫩树皮时,体内携带的成千上万条松材线虫便趁机寄生到这棵松树上。就这样,松材线虫借助松褐天牛完成了传播。

  方站长说,防控松材线虫病,除了对松树“打预防针”,接下来还要切断它的传播途径,利用药剂或天敌防治松褐天牛。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