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灯塔耀商城 乡村振兴正当时丨浙江省农函大“乡村振兴科普带头人”培训班在义乌举办 | |
|
|
10月8日至12日,由浙江省科技服务中心、浙江省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金华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义乌市科学技术协会承办的省农函大2024年第四期“乡村振兴科普带头人”培训班在义乌市委党校举办。 这次培训旨在深入贯彻落实省委“新春第一会”关于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工作的重要部署,遵照重塑省级农民大学、市级农民学院、县级农民学校、基层农民田间学堂“四位一体”培训体系要求,扎实开展现代“新农人”培育行动,壮大乡村产业振兴“头雁”人才和科普带头人、农创客队伍,促进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提升农民科学素质水平,努力夯实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的人才支撑。 省科技服务中心副主任、省农函大副校长黄文胜,金华市科协科普部部长杜德洪,义乌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龚剑锋等出席开班仪式,义乌市科协副主席杨哲主持开班仪式。开班前,举行了“团结协作 智航未来”团建活动和破冰交流。来自全省各地的“浙农英才”、“头雁”、农创客、现代“新农人”等“1111”乡村人才矩阵建设培育对象70余人参加了为期5天的集中培训。 义乌市委党校副校长吴伟华,浙江省农学会理事长、农民政策专家徐建华,金华职业技术大学二级教授、金华市乡村振兴学院特聘研究员胡繁荣先后作《从鸡毛换糖到世界小商品之都——义乌发展经验介绍》、《乡村运营助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代农业和乡村治理 》专题讲座。除政策理论学习外,学员们还深入到义乌植物园、森山健康小镇开展实践教学,考察学习农文旅一体化打造城市植物科普主题公园、研学基地建设和铁皮石斛育种、育苗、组培、栽培及保健饮品产业链开发、智能植物工厂建设等工作,并饶有兴致地参观了中国铁皮石斛博物馆、义乌铁皮石斛科技小院、义乌“浙江院士之家”。浙江农科院博士陈珊宇、森宇集团农业农村部科研行政经理张振媛在现场分别作题为《义乌植物园,粮食安全背景下的城市公园中的农业生产新技术集锦》、《森山健康小镇,百亿铁皮石斛产业的基础与发展》的科普报告。 义乌植物园布局规划为“一环、三馆、二十五园”。“一环”指的是幸福湖绿道环线如同一串串珍珠,将园区内各个景点串联起来;“三馆”指的是科普馆、展览温室和气象站,为游客提供丰富的科普体验;“二十五园”则涵盖了儿童植物园、樱花园、月季园、水生植物园等各具特色的植物专类园,绘制一幅斑斓多彩的“植物王国”画卷。以农耕休闲、活力运动为主题,打造林田相依、湖水共融的滨水风貌区,义乌植物园这个城市生态绿肺,正日益蝶变为集科普教育、运动休闲、旅游度假、文化创意为一体的“幸福绿洲”。森山健康小镇建有铁皮石斛地理公园,获评“2023-2027年度中国农技协科普教育基地”、浙江省第八批科普教育基地、浙江省研学营地。园内不仅有铁皮石斛的无土栽培示范园,还有灵芝园、婺蔬园、农趣园、千草园、热带水果园、稻香园等多个主题鲜明的科普园。其中铁皮石斛博物馆,以溯源求真、应际而生、生花结石、企业文化四大展厅的形式,详细介绍了铁皮石斛的历史、发展应用,并通过现代科技互动,分析石斛的现状、分布以及栽培方式。公园全年不间断开展多主体趣味研学活动,如制作特色铁皮石斛面点、种植中草药等。 这次培训还别出心裁设计了案例分享环节,义乌市雅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骆遥,温岭市泽国健康果蔬园负责人肖文铎,开化县桑海家庭农场负责人方有根,庆元县千钟粟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黄庆花四名学员分享了玉米科技小院运维、果蔬种植与管理、拓展产学游新路科普桑蚕知识、“订单农业”带动农户种植龙爪粟的经验做法。通过案例分享和深入交流,学员们进一步打开了新思路,获得了新方法,明确了新目标,表示要尽快把这次培训的学习成效转化为科普赋能乡村振兴的质效,真正发挥科普带头人在农村科普工作中的引领示范和推动作用,将科学的种子遍撒在希望的田野上,大力提升农民科学素质,带动产业发展,形成规模效应。 潮涌催人进,风正好扬帆。乡村振兴离不开农业、农村的全面升级和进步,更离不开农民的全面发展。“乡村振兴科普带头人”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要把科普活动送到田间地头,送到村村户户的家门口,积极推动科普嵌入和服务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农村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通过“科普+旅游”“科普+研学”“科普+艺术”“科普+人文”等助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